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争鸣>>正文

小议厥阴病

2021年10月22日 16:06  


时间:2021-10-2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王海龙


厥阴病作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自唐宋以后医家对其争议颇多。伤寒大家陆渊雷亦云,伤寒厥阴病篇竟是千古疑案。诸医家之所以认为厥阴病疑难,究其缘由不外乎以下几点。

其一,是由误读《伤寒论》导致。早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有记载,古代医学分为医经派和经方派,其中医经派的代表是《黄帝内经》,而经方派的代表是《汤液经》及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因此《伤寒论》和《黄帝内经》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流派、理论体系。故而经方大家胡希恕提出:仲景书本与《黄帝内经》无关。以《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来解《伤寒论》,只会越解越糊涂。只有正本清源,排除误读传统,先后和参,以论释论,方可进入其门。

其二,诸医家争论的焦点便是厥阴病的提纲。《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许多医家认为,厥阴病是三阴病之一,应遵循“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阴不得有热”。太阴病里阴证治用四逆辈,不用清热药,少阴病表阴证治用桂枝、麻黄方中加附子、细辛等也不用清热药,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但乌梅丸作为治疗厥阴病的方剂,其中却有黄连、黄柏之清热药,令许多医家费解。

其误在于不懂得厥阴病的实质,厥阴病是半表半里的阴证,因半表半里厥阴病邪无直接出路,故极易寒郁化热。热(火)性炎上,寒性趋下,从而形成其“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或上热下寒的特点。

厥阴病其病位特殊,其治法不可汗、吐、下,只有和解。其病性属阴,故和解同时加以温阳,而温阳离不开姜、附、桂。清代医家张路玉指出,小柴胡汤本阴阳二停之方,可随疟之进退,加桂枝、干姜则进而从阳;若加栝楼、石膏,则退而从阴,可类推矣。此语道破了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天机,为阳证陷阴也。而乌梅丸、半夏泻心汤类方弃柴胡而择芩、连、柏清热,又取其味苦而厚肠胃兼治下利。故不可以药测经,而见芩、连、柏清热即为阳明病。

其三,有医家根据厥阴病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特点,提出厥阴病是少阳与太阴合病、厥阴病是阳明与太阴合病等论。若作此论,厥阴病岂不名存实亡,半表半里、六经又有何意?《伤寒论》成书前,古人以表、里分病位,即认为病不在表,即在里。故治疗时常存在汗之不愈则下之的陋习。张仲景在八纲的表里病位观上,创造性地加入了半表半里病位观,使之成为表、里、半表半里三病位,结合阴阳、寒热、虚实辨证,发展成了六经辨证,并使六经与八纲一一相应。厥阴病其病位在半表半里,本不应出现胃肠之里的症状,但当半表半里证下寒较重时常会波及在里的胃肠消化系统,而出现二便及腹部的异常,《伤寒论》第326条也提到“下之利不止”。但其主要矛盾仍在半表半里,因此仍称其为厥阴病。

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每个病位上有阴阳不同的两种病性,这就构成了经方的六经。厥阴病是病位在半表半里的阴虚寒证。其本质是虚寒为主,邪无出路出现寒郁化热,因此其热亦不能称为少阳病,而其郁热上炎熏蒸常出现头面孔窍症状,此热亦非阳明病。表证局限于四肢体表,里证病位在胃肠,而半表半里为诸脏腑所在之地,病邪郁集于此,往往涉及多个脏腑发病,故其出现的症状复杂多变。厥阴病是其部位上的阴证,又常呈现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特点。因此厥阴病绝非少阳、阳明和太阴合病。(王海龙 河北省易县中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