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仲景非遗>>正文

张仲景行业神信仰兴衰与南阳地方社会

2024年06月07日 16:10  

“药王之祠遍寰宇,医圣之祠唯南阳有焉。”南阳医圣祠是唯一专门纪念医圣张仲景的祠庙,南阳地区张仲景行业神信仰的兴衰,贯穿了清代南阳的历史。清代南阳地区的张仲景行业神信仰能够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清代行会经济与南阳地区医圣文化两方面的影响。而南阳医圣行业神文化在近代的隐没,则与南阳社会在近代经历的经济与文化之深刻变革息息相关。

行业神信仰的维持,依赖于经济的支撑。张仲景医药神信仰的存续,建立在清代南阳医药经济繁荣、医药行会经济实力较强的基础之上。南阳地区是中国最早的经济发展地带之一,同时也是中医药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元代,南阳马山口镇就已成为著名的医药集散市镇。到清代,南阳中医药行业进一步发展,涌现出许多享有盛名的中药店堂,中医药经济兴旺发达。同时,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行会经济在清代走向兴盛。清代康熙年间,河南已有商业会馆的创建,至乾隆、嘉庆时期,商业会馆在河南各地都得到了显著发展。南阳医药行会即产生于这一医药经济欣欣向荣、行会经济繁荣发展的时期,医药行会的集资支持了医圣祠的运营,是张仲景医药神信仰赖以存续的经济支柱。而进入近代,传统中国社会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各地行会经济走向变革更替阶段,南阳的中医药行业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首先,随着近代交通体系的建设,尤其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京汉铁路通车,现代运输路线东移,南阳地区作为沟通中原与江汉流域之交通枢纽的地理交通优势日渐减退。南阳医药界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即是依靠南阳在传统商路上的重要位置,尤其依赖于河南马山口镇和湖北老河口镇这两大药材市镇间的来往贸易,因此失去交通优势,对南阳医药行业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交通优势的减退之外,近代社会的动荡不安、频繁的战乱天灾,使南阳地区陷入了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在1937年的《河南政治月刊》中,就有时人感慨南阳的工商业因“天灾人祸,纷至沓来”而“江河日下渐呈不振之势”。在南阳地区经济衰退的同时期,西药开始进入南阳医药市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西方传教士在南阳设立靳岗教堂,西药也随着传教士进入南阳地区。1919年,南阳地区开始出现专门经营西药的药店。此后,南阳地区出现了一批西式医院,近代医学仪器也被陆续引入。地理优势的丢失打击了地区经济,西药和西医的竞争,更是使南阳传统的中医药行业陷入困境。作为被地区中医药行业供奉的行业神祠庙,医圣祠开始失去了经济来源,张仲景医圣行业神信仰文化也逐渐没落。

行业神信仰的文化作用在于特定行业从业者可以向本行业神祇祈愿,以满足精神需求并获取实际利益,各地的行业神信仰由此而兴。在神祇选择上,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行会往往倾向于选择与本地域、本行业联系较深的人物加以崇拜。对清代南阳地区的医药界人士而言,医圣张仲景是医史中的著名人物,同时更多了一份家乡先贤的亲切,选择张仲景作为行业神,也成为地域与业域两方面考虑下的最佳路径。这种地域与业域的双重亲近,使清代南阳地区医药界对医圣倍加崇信,张仲景行业神信仰蓬勃发展。至晚清时期,官方层面开始倡导“新学”,消除地方迷信风气。各地的行业神信仰缺乏宗教文化的韧性,在外部批评和自我怀疑之中很快不复盛况。民国时期,社会变革加剧。一方面,官方对传统文化持负面态度,甚至一度提出“禁止中医”,给中医药行业带来很大困难;另一方面,在混乱的社会环境下,地方祠庙资产流失情况严重,南阳医圣祠的土地庙宇也被各种势力侵占。1928年,驻军南阳的石友三部拆毁了包括医林会馆在内的部分医圣祠建筑,医圣祠彻底衰败,沦为城中荒地。近代社会风气的变化和动荡的形势,使张仲景行业神信仰进一步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与诸多行业神信仰文化类似,在近代的社会浪潮之中,南阳传统的中医药行业不复往日辉煌,加之近代科学思潮对传统祠庙文化的打击和动荡的社会局势,作为南阳医药界崇信的行业神,医圣张仲景信仰以及作为信仰中心的医圣祠,都在时代变革中走向了衰落。

(本文节选自张悦,张永乐.清代南阳张仲景行业神信仰研究[J].南都学坛,2022,42 (02):118-124.)